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豬肉食品企業萬洲國際有限公司(WHGroupLtd.,簡稱:萬洲國際)下周將開始試探投資者對其50億美元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的興趣。萬洲國際的前身為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據知情人士周五稱,香港交易所周四批準了萬洲國際的IPO計劃。萬洲國際因去年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 Foods)而成為報紙的頭條。
萬洲國際將在下周一啟動IPO的發行前推介,并計劃從4月7日開始接受投資者認購。該知情人士還稱,該公司計劃4月28日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
據Dealogic的數據顯示,如果萬洲國際成功籌得50億美元,則該交易將成為自巴西保險商BB Seguridade ParticipacoesSA上市以來的IPO交易。BB Seguridade Participacoes通過2013年4月份的IPO交易籌得資金57億美元。
雖然萬洲國際的IPO計劃規模較大,但銀行業人士可能不會從該交易中取得太多意外收獲。
萬洲國際聘請的IPO經辦行數量創下了新的紀錄。該公司聘請了包括七個保薦人在內的28家承銷商,是香港IPO交易中聘請經辦行數量最多的交易,打破了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China Galaxy SecuritiesCo.,6881.HK)保持的紀錄。銀河證券去年5月份在香港進行了規模達11億美元的IPO,共聘請了21家經辦行。徽商銀行(HuishangBankCorp.)去年11月份進行的14億美元IPO聘請了19家經辦行,其經辦行數量目前在香港所有IPO交易中位列第二。
銀行一般都會爭相參與知名度高的IPO交易,因為這可以使他們在根據所參與交易的金額對投資銀行進行的排名中獲得優勢,而這些排名是贏得業務的有用工具。然而,保薦人和承銷商數量異常龐大將攤薄銀行家們從萬洲國際IPO交易中賺取的投資銀行傭金。
Dealogic的數據顯示,一般而言,在亞洲市場上10億美元以上的交易中,投資銀行會從所籌資金中得到1.5%-2.5%作為承銷費。但保薦人,也是負責募股說明書以及整個IPO事宜的銀行家們,往往會比承銷商獲得更多傭金。
萬洲國際香港IPO的七家保薦人包括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中銀國際(BOC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曾為雙匯以47億美元收購Smithfield的交易提供咨詢服務,而中銀國際曾為該交易提供了大部分融資。
其他五家保薦人分別是中信證券國際(Citic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 Co)、新加坡星展銀行(DBSBank)、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Inc.)、瑞士銀行(UBSAG)和渣打證券(香港)有限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Securities(HongKong)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