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資本市場用漲停板表達了對伊利股份業績的認可。
當日,受半年報營收、扣非凈利逆勢雙增長利好消息影響,伊利股份高開8.1%,盤中強勢漲停。8月31日,伊利股份再次上漲,收盤報41.94元/股,市值破2500億達2551.30億元。
27日下午,伊利股份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據伊利股份發布2020年度半年報,上半年營業總收入475.28 億元,扣非凈利潤37.66億,同比增長7.02%。單季度看,Q2季度營收增速回歸雙位數,同比增幅高達22.49%,扣非凈利潤23.97億,同比增幅高達79.28%。
另據媒體今日曝光的荷蘭合作銀行2020年“全球乳業20強”榜單,伊利集團排名飆升至第5,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家躋身全球乳業5強的中國乳企。
回顧伊利一路以來的發展史可以發現,伊利往往在最關鍵時刻的做出最成功的戰略抉擇,而這背后,就是潘剛所說的“望遠鏡”。他的步伐似乎總是快人一步,其戰略決策似乎總出人意料卻又收效顯著。
早在2019年12月底,疫情還沒有完全爆發時,潘剛就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潘剛一直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始終繃著一根憂患之弦,經常掛在嘴邊的是“危機感”、“緊迫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正是潘剛這份平和冷靜的心態和如履薄冰的態度,讓企業獲得了持續增長的強勁動力。
今年的疫情期間伊利的表現,更是能體現出潘剛高超的駕馭風險、帶領企業逆勢增長的卓越管理能力。
對于“不確定性將是唯一的確定”的烏卡時代,潘剛作為企業領導者從三個方面及時做出調整,保障企業適應時代變化、更好地生存。
首先,高瞻遠矚應對變化,疫情打破了很多常規,在后疫情時代,潘剛認為需要更敏捷地應對變化并開展學習,在業務發展上采取了一系列應變舉措,有效地提升了銷量。
其次,提升敏捷決策的能力。在后疫情時代,潘剛勇于打破常態,鼓勵集團更多借助數字化工具與信息技術進行決策對保障企業決策正確性貢獻巨大。
最后,推動跨界合作的能力,潘剛提出的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就是與全球各界展開合作,激發跨界合作能力,促進全產業鏈合作共贏。
而在這一切背后,充分體現了潘剛務實、低調的管理作風。2020年上半年,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主要出現在各個地方政府的合作簽約場合,基本沒有在媒體上公開亮相過。這符合潘剛一直以來的態度:更希望通過實際行動去實現既定目標。
近期,在伊利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潘剛語重心長地說:“作為一個地方企業憑什么能從呼和浩特走向全國乃至世界?正是因為從領導到員工,大家用高度的責任心和超強的執行力鑄就了伊利精神。”
他表示,在伊利“卓越、擔當、創新、共贏、尊重”的核心價值觀之下,伊利才抓住了更多的機會,才比別的企業取得了更多的成績。在他的帶領下,伊利員工思想高度統一,全員擰成一股繩,團隊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也是因此,無論是2019年年報,還是2020年半年報,伊利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穩穩占據了“中國乳業第一股”的領導者地位。未來,在潘剛的帶領下,伊利將會取得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