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國產汽水之王
北冰洋汽水對你來說有印象嗎?在青年人的時代潮流中,你似乎找不到它的影子。
但往上細數70、80后,在屬于你父親的那一輩,他們看到了北冰洋,看到了那個熟悉的“雪山白熊”標志,一瞬間還存在其童年記憶中的那些片段,依舊是歷歷在目。
北冰洋汽水的雪山白熊商標
北冰洋最早成立時間可以追溯到1936年,當時“北冰洋”的前身北平制冰廠成立。后來收歸國有,改叫北京新建制冰廠。1951年“北冰洋”商標正式注冊,著名的“雪山白熊”商標圖案也在這一年面世。
而北冰洋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做一些冰棍、冰淇淋、雪糕等產品,都是跟它起家的制冰業務相關,到了1954年,才正式生產汽水。
當時,屈臣氏入駐北京,跟北冰洋一起合作,并且給它提供了多條一體化灌裝流水線,雖然設備比較老舊,但是在那個年代,這有可能是全國第一條現代化的飲料生產線。
而北冰洋一開始被人視為“奢侈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才有越來越多人消費得起,銷量也隨之增加。
到了1985年,正逢北京市食品廠重新改制,也因此成立了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而在此后的三年時間里,北冰洋公司的產值突破了1億元人民幣的大關,其中凈利潤達1300萬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產汽水之王”。
與外資合作后遭遇停產
在外國汽水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北冰洋汽水在北京是占據著絕對的地位。
但隨著國門的打開,外國飲料行業的資本開始涌入中國市場。為了同國際接軌,北冰洋食品公司也開始嘗試同外資合作。
1988年,北冰洋食品公司選擇了與美國百事可樂公司合作。但是外資的到來并沒有為這個老字號帶來活力,百事一心發展自己的產品,北冰洋的市場份額因此被“壓縮”,最終導致北冰洋汽水逐漸減產乃至最終停產。
用北冰洋食品公司副總經理邢慧明的話說就是:“美國人很精明,他們的目的永遠不可能是來幫助‘北冰洋’發展壯大的,他們想要的不僅是‘北冰洋’的銷售渠道,更是我們的飲料市場”。
2007年,中方開始和百事公司艱難交涉,要拿回北冰洋的商標和使用權,最終這場談判以“4年內不以北冰洋品牌生產任何碳酸飲料產品”為條件,北冰洋品牌的經營權終于回到了中國人手中。
中國老牌汽水“重出江湖
2011年11月,淡出人們視線多年的北冰洋汽水重出江湖。即便是冬天,也抵擋不住北京人對北冰洋的懷舊熱情,第一批10萬箱橘子味汽水很快銷售一空,從此讓北冰洋擁有了回歸市場的信心。
而北冰洋的宣傳語依舊還是“你喝的只是汽水,我喝的是北冰洋”,不過不同的是,這次北冰洋不僅恢復玻璃瓶,也推出了塑料型包裝以及聽裝的汽水。
北冰洋汽水的強勢復出,引發了老北京人懷舊的熱潮,同時也引燃了新北京人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北冰洋汽水銷量的增長。
截至目前,北冰洋在全國23省設立了180個經銷商,一年賣出1200萬箱。據了解,北冰洋2018年的銷售額高達6億元。可以說在市場氛圍上,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受眾群體的。
而北冰洋的回歸,能有這樣的收獲,估計連百事可樂都沒料到,當初被它雪藏那么多年的品牌,居然還能“重出江湖”,令它措手不及。
尾聲
對于重新回歸的老品牌來說,想要煥發新生,還是需要打造切合年輕人調性的爆款內容,才有利于品牌的傳播,“青春、時尚、個性”的活力元素,才能吸引年輕群體的注意力,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時尚標桿”。
而北冰洋在沉寂了多年后,還能回歸市場,確實挺不容易的。不過老品牌因為情懷,在重新面世后,對于陪伴著北冰洋汽水長大的那一代人來說是極其好的,但面臨如今新的市場形勢,老字號要傳承,更要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