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方便面大佬康師傅推出了自熱米飯品牌“康品私房”。
我們了解到,在速食領域,康師傅長期專注于方便面品類,并在高端產品領域不斷探索。2018年底,康師傅推出了號稱對標面館面的產品“速達面館”,定價20元+,這是康師傅首次布局超高端面市場。
2019年底,康師傅康師傅追加推出了速達面館升級版“速達面館自熱面”。
如果說自熱面是康師傅在自熱領域的牛刀小試,那么此次涉足自熱米飯領域則是康師傅的重磅出擊,力圖開拓戶外等更多消費場景。
今天我們從消費品的商業邏輯和自熱食品發展軌跡,對賽道進行縱深梳理,探秘方便速食賽道以及自熱食品企業的特點。
01
康師傅推出自熱米飯,意欲何為?
近年來,方便速食賽道拓寬,其中既有海底撈、德莊等餐飲品牌,還有三只松鼠、百草味等互聯網零食品牌,還有莫小仙、自嗨鍋等新興網紅品牌,更有統一、今麥郎等方便面巨頭品牌。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讓方便速食品類成為行業風口。受疫情影響,方便速食品類銷量大幅增長,是典型的少數受疫情正面影響的品類。
各大品牌紛紛“下海”推出速食產品,尤其是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產品備受市場青睞。英敏特發布《方便食品行業報告》數據顯示,自熱米飯的食用者中,69%的城市消費者將其作為午餐食用。
由此,康師傅上新自熱米飯,不僅拓寬了方便食品的細分品類,更以品牌的影響力和技術來帶動品類發展,為搶占方便市場份額。
對于方便食品領域創新,此次“康師傅自熱米飯”也能找到相應的創新性實踐。
傳承經典風味,避開同質化競爭,形成差異化創新;對接現代餐飲跨界融合拓展市場空間,研發出一系列與廚師手工制作相媲美的家庭美食;推出兼具營養與美味的創新產品,程度減少“工業味兒”,使產品回歸傳統與天然;是專注于特定人群和特定場景的產品研發。
02
自熱食品高速增長背后的原因
實際上,春節及疫情期間方便速食全網火爆,重回消費者視野并非偶然。我們歸納出以下幾點助推因素:
1、人群:來自天貓2019年數據,自熱火鍋消費群體中,18-29歲占67.36%,大學生和剛入職場的白領階層占比約50%。自熱食品的消費主力主要是大學生、白領,年齡集中在18-29歲,消費需求日趨多元化和個性化,且樂于接受新鮮事物。
也就是說,自熱食品客群主要集中在年輕人,該品類符合其餐食需求。
2、場景:“懶人經濟”和“一人經濟”,為方便速食創造了更多的應用場景。從自己做飯到餐館點餐,從叫外賣到囤積方便速食,每一種消費行為都離“懶”更近一步,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三五成群結伴聚餐往往并不成為大家放松的選擇。
且與外賣相比,其等待時間短、價格定位更低。
3、產品渠道:餐飲零售化趨勢加強,既解決線下門店坪效問題,又豐富速食品類,延長消費生命周期。
近年來,自售相關農副速食產品越來越成為品牌餐飲門店常規配置,平臺方比如每日優鮮也曾聯合西貝、小南國等餐飲企業上線“名家名菜”,將標準化招牌菜商品經過真空包裝、急速冷凍之后由每日優鮮的前置倉配送到家。
4. 營銷:大眾消費習慣越來越傾向于瀏覽種草,關注消費品的潮屬性,KOL、明星帶貨等助推方便速食出圈。
比如李子柒打造美食IP,今年2月,其名下品牌螺螄粉爆賣超百萬份。還比如,林更新、華晨宇等博主明星對自熱火鍋的推薦,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關注到方便速食的新品類。
針對海外市場,方便速食品牌也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觸達。比如,今麥郎將老范家面館面鋪進日本和韓國的連鎖便利店貨架,康師傅也在瑞士專列上開起了Express速達面館。
03
康師傅VS新設自熱品牌
我們知道,自熱食品玩家分為餐飲企業、休閑零食品牌、方便食品品牌、新設自熱品牌。餐飲企業以海底撈、小龍坎為典型;新設自熱食品企業中,以莫小仙、自嗨鍋比較突出;方便食品其中有康師傅、統一,但休閑零食尚未有品牌跑出。
其中,康師傅和新設自熱品牌,其不同特點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新設自熱品牌目前主要集中在電商平臺,小部分在微商。比如,莫小仙、自嗨鍋的淘寶旗艦店,位列其淘系銷量榜首。也就是說,新設自熱品牌,線上旗艦店流量更集中。
從線下渠道拓展來看,方便食品背景的康師傅具有品牌和線下渠道先發優勢。但其基因傳統,缺乏線上經驗。從銷量來看,根據淘數據統計發現,2020年1月統一自熱米飯線上銷量8萬份,不足自嗨鍋自熱米飯一半。
再看線上營銷層面,方便食品品牌反應和動作慢。比如,統一開小灶于2020年1月請肖戰代言。而莫小仙2019年已在《女兒們的戀愛2》等熱播綜藝植入,并打入直播。相比之下,新設自熱食品企業投放速度更快。
從生產方式看,代工是自熱食品普遍采用的生產方式。部分自熱火鍋代工價格在11-12元,而銷售價格可達26-36元,代工成本不到其50%。
自熱食品的生產主要涉及食材、調料、發熱包、餐具包裝袋等。代工廠負責生產,品牌只需整合組裝。產品品控主要由調料決定。
食品行業代工產業鏈成熟,對新品牌孵化極為有利,在品牌尚未規模化時,代工能夠滿足其產能。
價格上,此次康師傅的自熱米飯“康品私房”,單價約為25元/盒。相比之下,新設自熱食品企業更具價格優勢,尤其在10-20元價格帶,競爭力更強。在向三四線及低線城市下沉時,新設自熱食品更易被接受。
04
速食行業或將進入深度洗牌期
據公開報道,自熱食品市場規模2020年有望達到40億元。
可以預料,隨著資本和眾多餐飲品牌的相繼入局,速食產品的種類和體量會獲得大幅增長,一些中尾部品牌的生存壓力也將逐漸加劇,速食行業或將迎來深度洗牌期。
而現階段,速食行業的產品目前主要圍繞在自熱小火鍋、螺螄粉、酸辣粉、米飯等,雷同現象較為嚴重,很難實現差異化的競爭,這也對產品的生產和營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新設自熱品牌自嗨鍋為例,當它有了“大單品”之后,橫向擴展的能力顯得十分重要。初自嗨鍋跟隨海底撈、小龍坎等火鍋品牌,做的是自熱火鍋,但很快自嗨鍋就發現,價位段更低的自熱米飯(9.9-15.9元)更加藍海,當自嗨鍋在自熱米飯打造出“爆品”之后,又開始繼續拓展邊界,往全品類方向走,推出沖泡面、螺螄粉等。
與大部分新興消費品牌類似,方便食品創業公司也遵循四大核心成功要素:產品創新力、供應鏈穩定性、營銷能力和渠道無短板。
像康師傅這樣750億港元市值的巨頭,其產品線覆蓋了全品類和全價格帶,除了在方便面領域拔得頭籌,還在即飲茶、方便糕點等領域市占率;在碳酸飲料方面市占率第二。
品牌終要想勝出,這四種能力都不可或缺。在發展不錯的品牌中,李子柒強于營銷,自嗨鍋強于產品創新,白家陳記強于線下渠道。消費品很難說有特別的壁壘,每一項都不可或缺,就看誰在某一維度具備優勢的基礎上,綜合能力強。
05
結語
備受18-29歲年輕群體喜愛、牢牢占據10-20元價格帶,自熱食品賽道仍有很大拓展空間。
自熱食品賽道集中度低,頭部目前僅有海底撈、莫小仙、自嗨鍋,尚留有躋身空間。那些能持續建立品牌影響力,并不斷快速迭代,以適應消費者需求的自熱食品企業,都可能帶來一些新變量。
方便食品在疫情期間的出圈之路對于其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我們長期看好方便速食賽道的增長,也期待更多更新的細分品類進一步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