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汽水是北京的一個老牌子。小時候特別喜歡橙味汽水,夏天的時候,家里是一整箱一整箱地往回拖。然后凍在冰箱里面,晚上看電視的時候拿出來喝。當年的汽水都是玻璃瓶盛裝的,喝完了瓶子還要小心保管,最后還要退回給廠家。
北冰洋汽水的前身是1936年北平制冰廠,創辦者是當年北平的軍閥王占元的侄子,王雨生。盧溝橋事變過后,工廠被日本人占領。成為日軍儲藏鮮魚、肉類的一個冰庫,占地有4000平米。
解放后制冰廠被收歸國有,50年代改名為“北京新建制冰廠”。第二年開始以“北冰洋”為商標,開始生產冰棍、冰淇淋和汽水。
早在60年代,這家公司生產的橙子味汽水就暢銷全國,其中一些拳頭產品還遠銷到俄羅斯。六七十年代,這間汽水廠發展雖然不平順。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后,經營日漸看好,卻在1988年上升勢頭最好的時候和百事可樂合資,后來主要生產百事可樂、美連達和七喜。至于原來的“北冰洋汽水”很快就遭遇了“天府可樂”同樣的命運,被邊緣化,直至完全退出市場。
結語
當年的天府可樂、嶗山可樂、北冰洋汽水等國產飲料,都是在經營得最好的時候,因為一些錯誤的決策,被徹底排擠到市場之外。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這種洋品牌通過合資的方式,利用了國產飲料的銷售網,反過來打擊并消滅了本土的飲料品牌。
后來,這三種懷舊飲料都宣布復產。北冰洋的橙味兒湯水,我只偶爾在超市見過一次。而天府可樂和嶗山可樂,從價格戰的角度上看,面對洋可樂不占任何優勢。所以,現在基本很少見到了。
直到現在我們才知道,原來“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面對場地租金上漲,工人工資上漲的局面,幾十年堅持產品不漲價,并非是出于一片回饋消費者的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