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果汁是由中國匯源果汁集團生產的一系列果汁產品,“匯源果汁”是中國果汁行業知名品牌。近日匯源果汁又換帥了。空降兵吳曉鵬出任該公司行政總裁。
一直以來,匯源果汁管理層的頻繁變更被業內所詬病,而此次,在匯源果汁因涉嫌違規、停牌至今的情況下,新官上任,能否給動蕩的企業帶來一番好辰光,值得期待。其能否祭出三把火,穩坐中軍帳,同樣引發外界關注。
涉嫌違反上市條例,停牌至今
7月16日,匯源果汁對外發布公告稱,委任吳曉鵬為行政總裁,負責集團整體管理及日常運營工作。
資料顯示,吳曉鵬于2018年6月加入匯源果汁,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曾任蘇州金螳螂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席總裁。2005年7月至2016年11月,任中國五礦集團多個職位,包括董事、副總經理及財務總監等。匯源果汁在公告中強調,“吳曉鵬在內部控制、財務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中國品牌研究院食品飲料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吳曉鵬有著國資方面的工作經驗背景,因此對于匯源果汁的現狀會起到較好的支撐作用。
事實上,匯源果汁正因涉嫌違反香港上市規則中關于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準及披露的條款,自4月3日起停牌至今。這也觸發連鎖反應,其2017年年報的發布一直延期。在此敏感時節,有著財務背景的吳曉鵬上位匯源果汁,背后原因耐人尋味。
今年3月29日,匯源果汁對外披露,在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該公司向集團關聯公司北京匯源飲料提供短期貸款,以便后者應付臨時營運資金需要及還債。此次貸款已出借資金42.82億元,現已全數償還(包括應計利息),同時根據貸款協議的貸款安排已終止。
匯源果汁在公告中表示,因上述交易直接或間接引致或可能引致公司部分融資票據的若干違約及違約事件,該公司已上述違約(及潛在違約)向上述融資票據相關方正式申請豁免。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指出,該協議于2017年8月15日起追溯生效,簽訂日期為2018年3月29日。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藍鯨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情況雖然是關聯企業授信,但是按照國內現行的法律法規,國內企業貸款通常需要通過合法金融機構獲得,而匯源果汁是香港紅籌上市企業,從注冊地角度來看屬于境外公司,因此不排除由于這一跨境信貸不符合現有相關規定或窗口指導而導致出現嚴重合規漏洞。
“貸款協議中追溯貸款期限說明當初雙方沒有正規協議開始了借貸,對于上市公司而言也存在合規問題。而且補充了協議,卻又很快撤銷協議,并爭取豁免,說明這一貸款不僅僅是沒有協議的問題,可能合規的嚴重性超出預期,這些都是可能無法通過外部審計、延遲發布年報的原因。”沈萌說。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也告訴藍鯨產經記者,此番涉嫌違規、停牌、高層變動,必然將會對匯源果汁的業績造成負面影響。
對此,藍鯨產經記者聯系匯源果汁相關工作人員,但是截至發稿,并未獲得相應回復。
下調評級,匯源果汁融資成本或增加
由于匯源果汁一直未能復牌,也引發行業內極大的關注。
6月11日,匯源果汁發布公告披露復牌條件,其中包括,港交所要求匯源果汁對相關貸款進行法證調查、進行獨立的內部控制評估,及公布所有未有的財務業績。
匯源果汁在公告中稱,復牌條件而言,董事會已成立由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的獨立董事委員會,以調查(其中包括)與相關貸款及公司內部監控系統有關的事宜,以及讓獨立董事委員會有權力及權限代表該公司委聘(其中包括)一名專業法證會計師及內部監控顧問,協助獨立董事委員會的調查工作。
但是資本市場對匯源果汁未來的不確定性依然抱有疑慮。
6月13日,信用評級公司穆迪發表報告指出,由于擔心港交所提出的條件將延長匯源果汁停牌時間,并導致資金鏈緊張,因此將其信用評級下調3級至Caa1。“如果匯源長期停牌,可能令其違反某借方該公司貸款提供的有條件豁免條款,而違背條款又將使有關借方有權催收貸款,嚴重破壞匯源的流動性。”
緊接著,評級機構惠譽也發表報告指出,將匯源果汁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及高級無抵押債券評級由“B”下調至“CCC+”。惠譽表示,對評級予負面評級觀察是基于公司或未能滿足其1.8億歐元有條件豁免銀團貸款的條款,或會導致公司需加快繳付貸款,而公司可能未有足夠流動性應對債務還款。
沈萌認為,機構調低評級將會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資本市場并不看好匯源果汁的發展。
7月12日,深交所發布公告稱,因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成份股調整,將匯源果汁調出港股通股票名單。
事實上,評級機構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藍鯨產經記者了解到,在4月19日匯源果汁發布的公告中提及,該公司已有關融資文件的違約(及可能違約)申請豁免,該等融資文件與該公司向相關訂約方借入的1.8億歐元銀團貸款及該公司發行的若干可換股債券有關。目前,該公司已向銀團貸款項下的相關銀行取得有關豁免。
但是,根據銀團貸款自銀行取得的豁免將受限于下列條件之一,即匯源果汁于2018年6月29日前恢復買賣。顯而易見,當下該條件并未滿足。
有業內人士猜測,這也意味著匯源果汁的豁免取消了,不排除匯源果汁有其它更嚴重的事情需要面對,因此對企業來講,豁免不是目前最需要關注的事情。
沈萌進一步指出,匯源果汁目前應該是在尋求復牌的方案,按照一般情況來看,匯源果汁需要上述涉嫌違規事宜的相關責任人和法律問題,做出明確的解釋和回答。
高層頻頻變動,經銷商屢成炮灰
除了上述涉嫌違規事件,此次吳曉鵬的空降,也再次觸及匯源果汁高層頻繁調整的問題。
藍鯨產經記者了解到,匯源果汁成立于1992年,創始人朱新禮帶領企業一路成,長為中國的“果汁大王”,2005年,匯源果汁在香港上市。2008年前后,可口可樂曾欲以24億美元、近2倍溢價,收購匯源果汁。然而由于商務部的一紙否決,匯源果汁的命運也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年,公司凈利潤便出現大幅下滑。近年來,匯源果汁的營收雖然呈現上揚,但是凈利潤始終維持低位。其2014年-2016年凈利潤分別為-1.26億元、-2.29億元、0.13億元,2017年未受審核的凈利潤為1.35億元。
同時,匯源果汁一向為業內詬病的“家庭式管理”弊端頻現,甚至被曝出朱新禮親屬涉嫌利用匯源果汁的廣告業務牟取巨額利潤的丑聞。
受此影響,一向以家族化管理為主的匯源果汁,在2013年進行調整,朱新禮辭去總裁一職,由前李錦記醬料集團CEO蘇盈福接替行政總裁一職,開始“去家族化”的嘗試。然而僅一年后,蘇盈福便辭任。
2014年4月,前百事大中華區飲料運營副總裁梁家祥出任匯源果汁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生產運營。9月,原常務副總裁于洪莉任職執行總裁。
有消息稱,2017年,崔現國成為匯源果汁新任執行總裁,今年6月,悄然離職。藍鯨產經記者為此致電匯源果汁多位工作人員,但多已離任相關職務,因此崔現國的情況尚未得到證實。
一位熟悉企業的業內人士告訴藍鯨產經記者,朱新禮喜歡創新,愿意接受新事情,但是他對于創新的做法是直接高層換血,無論是業績不好,還是面對行業競爭壓力,都通過創新即換高管來解決。“換了一個又一個,用一個帶有新想法的總經理,替換掉原來的那個。某種意義上來講,公司的總經理始終是朱新禮。”
頻繁的高層變動,直接影響到銷售團隊和渠道的穩定性。一位從匯源果汁離職的工作人員告訴藍鯨產經記者,隨著蘇盈福的離職,當時他帶來的團隊也幾乎都離開了。
曾擔任匯源集團藍貓淘氣飲品及他加她飲品有限公司副總裁、現任溫和王酒業總經理的肖竹青也印證了這種說法,他表示,由于高層不穩定,公司政策持續性非常差。“新官不理舊政,上一任對經銷商的承諾無法履行,使得經銷商很受傷,每次換帥,都有一批經銷商成為炮灰,企業也白白耗費了精力和資金。”
肖竹青認為,匯源果汁近年新品導入并不理想,此前其與中石化易捷的合作也不愉快。而且近年來果汁環境發生變化,以前做好廣告傳播,掌握批發市場和酒店渠道可以做好銷售,但現在新零售的出現,以及更多品牌進入,都對匯源果汁提出考驗。
這些對于新帥吳曉鵬都是挑戰,不僅要應付市場變化帶來的業務層面的挑戰,更要面臨內部頻繁人事變動帶來的考題,是短期內改善匯源果汁業績提升企業發展基本面以求得長期穩定的戰略,還是以長期可行的規劃來賭計劃的長期可持續性,是其不得不考慮的。
據今年4月份匯源果汁發布的2017年度未經審核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匯源果汁實現營收53.82億元,毛利22.23億元。
朱丹蓬認為,產業角度來看,匯源果汁的運營比往年有所進步,除了政府輸血之外,自身造血功能也在發展,整體來說比往年利好。
以上是對匯源果汁涉嫌違規上市條例,停牌至今新帥來臨的相關新聞,徐雄俊也指出,近年果汁行業發展緩慢,匯源果汁的高層調整頻繁,受此影響業績表現不佳。不過目前匯源果汁也在進行調整和提振,主打“安全健康”概念,以此擴大果汁的品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