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集團是國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在近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的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趙雙連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18年中糧計劃完善全球倉儲物流設施布局,最終目標是整體上市,打造世界的農糧企業。此外,中糧集團將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員工持股試點。
2017年中糧集團年營業收入4825億元,利潤總額118億元,資產總額達到5388億元。近幾年,通過海外收購尼德拉、來寶農業,在國內整合華糧、華孚、中紡等央企,中糧資產規模已超5000億人民幣。在2017世界500強榜單中,與四大糧商相比,中糧集團的排名僅次于嘉吉和ADM,超過路易達孚和邦吉。
據介紹,在中糧的2.0版本改革方案中,將把國資委授權經營的資本進一步市場化,建立“投、融、整”資本運作體系,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有效流動,結合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把傳統的國有企業經營模式升級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專業化商業模式。
中糧做大糧油板塊規模的目標是到2020年,玉米經營量3000萬噸、大豆2000萬噸、水稻1000萬噸、小麥1000萬噸、食糖500萬噸,國外一手糧源掌控能力5000萬噸。趙雙連表示,中糧要在聚焦糧油糖棉核心主業的基礎上,持續擴大農糧版塊的規模,“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過去兩年,中糧集團重新梳理業務邏輯,將分散于原來四大板塊的不同資本、業務和管理職能重新進行定位整合,成立18家專業化公司(平臺)。截至目前,已有14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股權多元化。
趙雙連還稱,除承擔保障糧食安全任務的核心主業外,中糧集團對食品、地產、金融等其他業務不強求控股。在混改中,中糧實行“2+3 >1”模式,即中糧以外的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股份之和超過大股東中糧集團,防止“一股獨大”和“假混改”。
以上是對中糧的最終目的是上市 做的農糧企業的相關新聞,2018年,飼料、酒業、糧谷和紡織將在2018年底完成混改,18家專業化公司全部實現股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