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國內餅干行業也在迅速發展,餅干行業在市場上占據一定的位置,不斷創新,追隨年輕化。
推新品討好年輕人
2018年—2020年是嘉士利在香港主板上市以來第二個三年規劃期。嘉士利方面表示,將繼續做強“中國餅王”概念,主營業務重點發展餅干、蛋糕、手信、糖果、果茶等系列產品,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渠道滲透率和覆蓋率,鞏固其在餅干細分市場排的民族品牌地位。
近年來,國內餅干市場增速放緩已成為行業共識。尼爾森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整體餅干市場銷量同比衰退0.9%;2017年第三季度整體餅干市場銷售額增長1.1%,但銷量同比衰退了2.4%。如何重新贏得消費者,成為本土餅干企業不可回避的課題。
嘉士利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嘉士利通過持續不斷的產品創新,為不同的消費群帶來新品。例如針對年輕人推出的 “果樂果香”系列,針對僑鄉市場的“金山客”系列,都非常受歡迎。此外,餅干的包裝每年都有更新,為方便消費者食用,嘉士利推出了方便攜帶、隨開隨吃的小包裝和片裝。
行業整合提速
目前,我國餅干市場仍以外資品牌占據,億滋、卡夫、好麗友等外資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接受度,明顯高于本土品牌。某餅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與洋品牌相比,很多本土餅干的口感、質量不一定輸,但在形象包裝和品牌打造方面還需加強。本土企業更了解本土消費者,這有助于企業快速做出市場判斷。
英敏特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餅干市場零售額達639億元,到2020年零售總額有望突破879億元,這五年間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6.6%。巨大的市場潛力加劇了餅干行業的競爭。業內人士宋琦認為,目前餅干行業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有規模和品牌優勢的企業更顯優勢,實力弱小的中小企業則可能被淘汰。國內餅干企業并購成風,行業整合正在提速。
早在2016年,嘉士利方面便表示,未來將加速同業并購步伐。上述嘉士利相關負責人稱,嘉士利正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的優勢資源,尋找國內與自身產品、品牌、渠道能協同發展的糕餅企業,建立深度戰略合作,實現規模的擴張與發展。有望在2020年嘉士利集團主營實現20億規模,通過兼并合作實現10億規模,整個集團實現30億規模。上述相關負責人還對記者透露,目前嘉士利已與幾家同行企業洽談合作,包括位于福建晉江的一家牛軋糖企業。
以上是對國內餅干行業介紹的相關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國內餅干行業迅速擴大,廣受消費者的青睞及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