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消費者都喜歡購買酸奶了?現在超市里陳列的酸奶也越來越多,酸奶的銷售量將要超越純牛奶嗎?
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2017年,酸奶銷售額將次超越牛奶。
其實,酸奶和牛奶的較量從便利店已經略見一斑。便利店貨架上大大小小的酸奶越來越多,價位也越來越高,十幾塊一盒的酸奶不斷被放入白領們的購物筐中,對比之下,盒裝牛奶仍然是傳統的幾個品牌。
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統計的2010-2016年間中國市場酸奶和牛奶的銷量變化表顯示,6年間,中國市場酸奶的銷售從330億元增長至1010億元,而牛奶的銷售從670億元增長至1100億元,顯然,酸奶的銷售增幅更快,照此趨勢,在2017年,酸奶的銷售將達到1220億元,超越牛奶。
市場調研公司凱度消費者指數的數據也證實了上述趨勢。根據凱度的市場監測,從規模來看,常溫牛奶依然領先,其銷售額差不多是低溫酸奶和常溫酸奶之和。但是,從增速來看,酸奶(常溫+低溫)的增速遠高于牛奶市場(常溫+低溫)。截至2017年8月的一整年,牛奶(常溫+低溫)同期對比銷額的增長率為-4%(此處不包含戶外消費,只統計了家庭內消費);酸奶增長11%。酸奶強勁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常溫酸奶(17%)。
各大乳企在酸奶品類的推新速度也多于牛奶。由于國內常溫酸奶的同質化競爭,企業更加需要花心思在產品創新上。
9月,光明乳業發布了莫斯利安新Li量新品組合產品,其中,甄選果粒系列是中國可以吸得到真實果粒的常溫酸奶。光明乳業推出果粒型酸奶的原因在于,在酸奶市場中,果粒乳品細分市場的年市場容量為86億元、市場銷售額成長趨勢高達110%。
高端型低溫酸奶也自去年下半年被各大乳企頻頻推出。例如伊利今年1月推出低溫歐式酸奶“帕瑞緹芝士乳酪”,介于酸奶與奶酪之間,規格110g售價9元左右。蒙牛也對特倫蘇進行了產品升級,同時推出了同系列的低溫酸奶產品。光明乳業早在2016年9月推出一款添加芝士的芝打酸奶和高端低溫酸奶賞味酪乳(100g售價7-8元)。
在產品差異化方面,國內大型企業的做法還包括直接進行海外并購。
今年5月,伊利曾出價8.5億美元參加了競購Stonyfield,后者美國的有機酸奶生產商,也是乳業巨頭達能的控股子公司,雖然伊利最終沒能如愿成為Stonyfield的新東家,但到海外尋求新產品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今年7月,北京國有乳企三元股份曾發布公告稱,將聯合復星收購一家法國健康食品和植物酸奶生產商Brassica Holdings,該生產商擁有以黃油醬和植物酸奶為主營業務的品牌St Hubert。
高端酸奶的趨勢也讓一些初創企業有了機會。在北京便利店大火的高端酸奶品牌樂純便是這么一個案例。這款售價在16元左右的酸奶在2016年10月才進入7-11便利店的貨架,如今已經成為7-11占據排面的酸奶品牌。目前,因其口味獨特該品牌已經遍布各大高端零售渠道,并在本來生活、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渠道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