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買菜做飯似乎都變成了一件的事情,于是,生鮮電商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生鮮購物體驗。
生鮮電商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
現代商業總是在傾盡全力,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買菜做飯似乎都變成了一件的事情,于是,不少創業者試圖通過自動販賣機或自提柜,來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生鮮購物體驗。
現在回頭看生鮮市場火爆的原因只有一個: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機會!機會過于誘惑,缺少行業研究的情況下貿然進入其中。
分層來看:
現有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是政策引導和市場經濟共同作用的結果,環節雖多,但每個環節都是經過市場體制檢驗和打磨的;流通過程中的每個從業者都在竭力壓縮成本、提高效率,公司化的運營難與個體化運作的成本相競爭。綜合目前的從業者能力、商品屬性和市場環境等因素考慮,批發市場已經是相當高效的流通體系,而且自身一直在優化和進步。
生鮮電商未來可能的機會
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目前生鮮流通領域的機會少之又少,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菜籃子、果盤子雖然受到政策影響很大,根本上還是市場在主導。
以北京拆除農貿市場為例,部分原因在于農貿市場一般只有上午經營,下午晚上人流量較少;并且市場是平面的,一般只有一層,占地面積較大;同時農貿市場一般建在人流較多的地區;因此相對來看地塊經營效率、商業價值比較低。
然而,市場引導舊體制的變動會衍生出新的商業機會。假設未來農產品將沒有地塊的優惠,價格上升的可能及空間比較大,大眾將被迫接受生鮮產品價格上漲,在消費升級、價格不敏感的情況下創新創業的機會、可操作的模式自然會增加。
現在已經出現了蔬菜車進社區、綜合果蔬超市等以前不允許的或不存在的做法,未來的機會可能在以下方面:
1)針對細分領域特定人群的生鮮標準而制定與輸出
農產品并非沒有標準,而是執行成本過高。從已有標準的產品來看有兩種情況,糧油等加工原料標準化程度,標準的維度最少,等級標準下對應的產品很多;出口類生鮮訂單足夠大,利潤足夠高,出口商及相關人員有動力按標準進行。在未來生鮮價格上升之后,將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執行標準。
2)針對B端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
對于農戶而言,生產周期是固定的,而消費端的需求是每天都要的,集中上市與細水長流的需求是最明顯的矛盾(未來規模化種植將進一步放大這種矛盾),中間流通商需要不斷在全國范圍內尋找貨源。未來出現大型貿易公司后,供應鏈管理將是極大的痛點。
3)針對C端的宅配體系
現在針對C端的宅配體系會繼續完善,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也是一大機會。除了社會化大生產、大流通,城市周邊的農場-宅配體系會是有力補充。
一元云購夠拼樂認為凡是涉及到生鮮電商,問題總會變得更加復雜。生鮮智能終端目前在國內的應用場景有限,合適的產品不多,盈利需要一系列因素的支持。
要探尋出一條生鮮電商的新零售之路,聽起來似乎還是有些艱難。我們是否可以換個思路想想?這些道路如此之難,一定是流通零售環節的問題嗎?
無論如何,前行者仍在努力,也許有,他們也能攻克上面提到的種種問題,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一個真正便捷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