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咖啡市場依舊保持著迅猛的增長勢頭,2011年到2016年間,中國咖啡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13.5%,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147.93億元人民幣。這種強勁的增長主要由即飲咖啡帶動的,同時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也從之前的速溶咖啡到轉向更高端的現煮咖啡。
隨著消費升級和飲用咖啡的普及,預計未來五年內,中國的咖啡市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速,年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8.3%左右,到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220.69億元人民幣。
品類即飲咖啡增長快,濾掛式咖啡或成潛力股
細分品類中,速溶咖啡依舊占主導地位,不過市場占比逐年下降,從2011年到2016年,速溶咖啡市場占有率已從78.8%下滑至65.9%。即飲咖啡以21.9%的市場份額排在細分品類第二,其后是現煮咖啡,市場份額是12.2%。
由于購買和飲用方便,即飲咖啡將越來越受白領和年輕消費者的喜愛,而隨著膠囊咖啡的普及,現煮咖啡市場規模將穩步上升。預計,未來速溶咖啡的市場份額將繼續下滑,被即飲咖啡和現煮咖啡所取代。不過速溶咖啡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復蘇的可能,通過開發白咖啡和特殊口味速溶咖啡還將贏得一席之地。
此外,值得關注的還有濾掛式咖啡,雖然現在濾掛式咖啡在中國占有的市場份額還不大,但它既有速溶咖啡的方便,又有現煮咖啡的風味,價格也比較適中,同時它的飲用方式又和茶葉包相似,更容易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是一個比膠囊咖啡更有潛力的品類。
品牌國際巨頭份額下滑,國內品牌崛起
中國的咖啡市場正處在品牌集中的階段,雀巢和麥斯威爾霸占著中國的速溶咖啡市場,但速溶咖啡市場的萎縮,雀巢和麥斯威爾的市場份額也在下滑。雀巢2014年的市場份額是66.3%,而到了2015年則縮減至63.6%;此外,麥斯威爾也將在年底關閉廣州工廠。
國際品牌在速溶咖啡的市場份額下降,但國內品牌卻在崛起,英敏特在報告中提到:以德宏后谷為代表的中國速溶咖啡品牌依托本土系統和從當地獲取原料具有成本優勢,其品牌影響力逐漸擴大。
在國際市場中,膠囊咖啡越來越受歡迎,雀巢也在中國推出了膠囊咖啡品牌Nespresso,不過由于膠囊咖啡機價格過高和消費習慣還未形成,雀巢的膠囊咖啡布局受到阻力,今年其膠囊咖啡在中國市場價格分別下調了25%~30%。
消費者速溶咖啡購買頻次高,即飲咖啡更吸引年輕人
下面再來看看消費者的情況。雖然從2014年起速溶咖啡的市場規模開始萎縮,但它仍然是中國消費者購買頻率最多的咖啡。在一份基于對3000名處于20~49歲的消費群體的調查數據顯示,速溶咖啡品類中,30%的人每天至少喝一次,47%的人一周喝上幾次,16%的消費頻率不到每周一次,8%的人最近沒有喝速溶咖啡。
即飲咖啡中,在20多歲的年輕人群中,大約有65%的人每周至少每周喝一次即飲咖啡,因此,即飲咖啡品牌也通過冠名綜藝節目等方式來獲得年輕群體的關注。14%的每天至少喝一次,49%的人一周喝幾次,25%的消費頻率不到每周一次,12%的人最近沒有喝過。
此外,數據還顯示,中國消費者更喜歡到咖啡廳或餐廳喝現煮咖啡,自用咖啡機煮咖啡的人仍是少數。
消費者飲用咖啡的場景和各部相同。74%的人會在需要運動的時候喝咖啡,67%的人在家休息的時候喝咖啡,學習或工作的時候喝咖啡的人有63%,有48%的人會用咖啡來招待別人,此外也有少部分人會在用餐和路上的時候喝咖啡。
渠道大賣場占主導,即飲咖啡更適合自動售貨機
購買途徑中,超市、大賣場依舊是咖啡主要的銷售渠道。速溶咖啡中,大賣場、線上、便利店成為消費者選擇最多渠道;消費者購買咖啡豆主要通過進口商店、便利店和大賣場,當然也有不少人三個月內都沒有買過咖啡豆;大賣場、便利店、自動售貨機成為即飲咖啡的主要銷售渠道。
還有消費者對咖啡口味的偏好。17%的人沒有特殊偏好,27%的人喜歡黑咖啡,喜歡加奶和糖的人還是大多數,達到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