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考的第,很多家長和孩子都是忙碌的,但是這個時候家長切不可自亂陣腳,由于考生的營養需求相對較高,同時,考生的心理狀態和精神好壞也受食物的影響。如何合理安排飲食,能在高考期間“吃”出好的應考狀態?深圳市中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曾瑤池給備考期間的膳食安排給出建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對于備考中的學生來說食品安全、食品衛生顯得更為重要。每年因為吃錯東西 “鬧肚子”(腹瀉)而影響考試發揮的考生屢見不鮮。對于走讀考生,父母親自選購食物,為考生制作三餐,盡量不要外出吃“大餐”.因為夏天餐館食物質量并不十分值得信賴,尤其是涼菜和豆制品,微生物不合格的比例較高;對于寄宿考生,建議盡量在學校食堂餐。因為備考期間,學校和食品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會對食堂的飲食安全工作進行嚴格監控,并制定切實可行的保障措施。
簡單、清淡的食物可以降低消化系統對考生精力和能量的消耗,保證飯后不昏昏欲睡、記憶思維能力下降,因此壓力越大,飲食要越簡單、清淡。深海魚含有碳酸鋰類似物質,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分泌,從而發揮抗抑郁作用;低脂牛奶可補鈣,從而使人鎮靜;雞肉富含硒,可使人精神振作,思緒協調;香蕉中的生物堿可以振奮精神,增強信心,阻止抑郁情緒產生;草莓含有果膠,能使人鎮定舒適;菠菜含有人體所需的葉酸,有助于血清素生成;南瓜富含維生素B 6和鐵,有助于糖代謝,為腦提供“燃料”,并“制造出好心情”;服用大蒜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心情平和;洋蔥能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消除心理疲勞和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