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食品離消費者越來越近,選擇多了,糾結也多了,進口食品的質量一定有保證嗎,如何能買到正宗的進口奶粉呢?進口食品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樣,如何確保自己購買到質量過關的進口食品。6月13日,質檢總局“進口食品安全社區行”主題活動在江蘇正式啟動,揚子晚報記者也了解了不少進口食品的“小秘密”。
進口食品質量是好?
檢驗常能發現不合格品
不少消費者選擇進口食品,是出于對進口食品質量的信賴,但事實上進口食品并不代表合格率,檢驗檢疫口岸檢出多批次的不合格進口食品。比如質檢總局6月發布的2016年4月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中,有223批進口食品不合格,這些不合格食品包括乳制品、糕點、飲料、葡萄酒等,涉及日本三得利、可口可樂、朝日等品牌,產地則包括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
【提醒】不過消費者也不用過于擔心,我國進口食品檢驗有一整套完整流程:輸華準入———境外生產企業注冊——進出口商備案——食品檢疫審批——口岸檢驗檢疫——合格評定,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進口食品,都得按照這個流程來監管。如果是從正規渠道購買進口食品,可上保證安全衛生符合我國標準。
進口奶粉吃得更放心?
營養成分未必適合中國寶寶
在進口食品中,嬰兒奶粉是最受中國媽媽關注的,不少媽媽都覺得外國的奶粉品質更好,但事實上,不同的嬰幼兒奶粉標準都是根據本國嬰幼兒的飲食習慣、膳食營養水平等因素進行制定的,所以外國標準的奶粉不一定滿足中國寶寶的營養需求。以奶粉中蛋白質含量為例,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居民日常飲食中乳蛋白攝入量明顯高于中國居民,所以其奶粉中蛋白質含量的要求低于中國標準,如目前中國媽媽最喜歡的歐洲標準二、三段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比中國標準奶粉普遍低了30%—40%。
【提醒】如果一定要給寶寶吃外國標準的奶粉,媽媽們應該先了解這個奶粉的營養成分與我國標準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并適當對某些營養成分進行額外補充,以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此外,消費者該怎樣確定在國內所購買的乳制品是正常途徑進口的呢?消費者可以向銷售者索取檢驗檢疫機構出具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以此了解產品是否是經過正常途徑進口。《證明》中會列明產品名稱、規格、原產國、生產日期/批號等信息,這個檢驗檢疫證明應隨產品到達各個銷售點。如果有疑問還可撥打電話向出具證明文件的檢驗檢疫機構咨詢,咨詢電話是區號+12365。
棕櫚油對人體有害嗎?
目前暫無定論
在不少食品的配料表中,都能看到棕櫚油的身影,與其他許多進口食品相比,中國不少消費者對棕櫚油好感不大,甚至認為它對人體是有害的。棕櫚油制作食品的安全嗎?據悉,棕櫚油是目前產量的一種油脂,全球每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占全球油脂總產量的一半,收獲同樣的油品,棕櫚油需要的產地更小。棕櫚油與動物油一樣耐高溫,但不含膽固醇,所以棕櫚油對人體有什么害處真說不上,是一款正常的食用油脂。我國每年進口約800萬噸各類棕櫚油,質檢總局設在全國各地的檢驗檢疫機構將依法履職,確保進口食用油的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