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糖果制品已經成為全民休閑食品,非常普及。隨著社會的發展,糖果也逐步從傳統工業向功能性食品、營養食品方向發展,產品越來越多樣化和復合型化,當然,伴隨而來還有人工合成著色劑超標、微生物指標超標、干燥失重、還原糖超標,以及不規范的食品標簽等問題。可謂是“甜”的糖果卻吃“苦”了身體。
人工合成著色劑超標
一些糖果經營企業為了提高糖果的色澤,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會添加人工合成著色劑,甚至超標添加。人工合成著色劑是一種化學合成劑,對于嗜好糖果的人群,尤其是兒童,長期過量攝入,會在體內蓄積,對腎臟、肝臟產生一定傷害,同時會導致體內免疫力下降。
微生物指標超標
微生物指標超標反應食品被污染的程度,造成微生物超標的原因很多,生產工藝、生產環境、人員衛生、包裝容器和商品運輸等等,都可能引起細菌污染。此外須注意的是,含乳糖果一般需要添加乳制品,但由于加入奶制品,細菌就更容易繁殖,故該類產品如不對原材料、生成工藝和衛生有嚴格要求,就極易微生物指標超標。
選購食用糖果應科學理性
糖果雖甜,但不能貪食,避免影響健康,專家建議,消費者選購和食用糖果時應科學理性。
首先,應在正規的大型商場或超市中購買糖果及其制品,因為大型商場對經銷的產品進貨把關嚴,進貨渠道規范,經銷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有保證。選購大型企業或有品牌的企業生產的產品,這些企業對產品生產管理規范。
注意標簽及包裝。觀察外包裝,盡量選購整潔干凈,字跡印刷清晰,標簽完整,產品在保質期內且近期生產的產品。
選購的糖果應是:(1)色澤均勻一致,香味純凈適中,滋味正常,無異味;(2)無肉眼可見的雜質,不起泡,不潮解,不粘紙,包裝紙緊密,無破碎及反包裝現象;(3)含果仁、花生仁等的半軟糖,無酸敗,無蟲蛀,無發霉;軟糖有彈性,無溶化發粘現象;(4)巧克力糖表面光滑、細膩,無發白、霉點、霉味和焦味。
適量食用,不要一次性食用過多糖果,應注意吃過糖果后要刷牙,尤其是兒童,防止發生蛀牙。
盡量選購富含天然色素的糖果制品。因為用天然色素代替人工合成色素應該可以有效控制糖果制品的食品安全問題。天然色素具備著色功能,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天然胡蘿卜素是維生素A,具有抗氧化、增強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