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說“活了 89 歲,也沒見過這種場面。”
隨著疫情成為全球范圍的黑天鵝,沒有人知道口罩還要戴多久,口紅也不好賣了。經濟學上關于“市場不景氣時,口紅反而會大賣”的口紅效應,在這個特殊時期失靈了。
口罩能捂住消費者買口紅的欲望,卻擋不住一顆顆希望美容養顏的心,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大眾對健康、營養需求快速滋長,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在滋補品上得到釋放。
中國人素來愛吃燕窩,這更是男女老少都愛吃的滋補品,以燕窩領導品牌“燕之屋”為例,京東商智數據顯示,燕之屋京東銷售額2019年1月同比增長44.25%,2月同比增長30%;燕之屋天貓旗艦店在疫情期間同樣實現大幅增長,單鮮燉燕窩一個系列的產品,1-2月同比增長都超過700%。在備受關注的3.8女神節期間,天貓鮮燉燕窩銷售再啟新高,一舉創下同比增長超1000%的新紀錄。
逆勢增長,而且增長幅度不容小覷的燕之屋,很快獲得了社會大眾乃至最高規格媒體的關注。
3月12日,央視《晚間新聞》報道了燕之屋在疫情困境之下,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展示了人員管理、車間消毒等積極創新應對措施,同時迅速調整思路,實現銷量逆勢增長。
圖:3月12日,央視CCTV-1《晚間新聞》報道燕之屋復工復產行動
3月15日晚,中央電視臺CCTV1《新聞聯播》節目中,燕之屋作為復工復產企業代表之一,再次榮登央視報道。
圖:3月1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燕之屋復工復產畫面
燕之屋作為行業領導品牌,率先擔起龍頭企業的職責,發揮正面示范作用,獲得了最高規格媒體的頻頻點贊。
之所以能在特殊時期,仍然保持頑強的企業生命力,實現逆勢增長,這背后與滋補品類踩中了消費者對健康焦慮的痛點不無關系。但危與機總是并行的,不是每個企業都有承接的底氣與消化的實力。燕之屋的敏捷反應、積極應對、護城河意識,均顯示出品牌深厚的內功修煉,以及作為行業領導品牌的風范。正如一句話所言:“越是特殊時期,越能檢驗一個企業的功底”。
疫情大考下,不妨以燕之屋為例,剖析一下其崛起的增長勢能,從何而來?。
1、擔起社會責任,讓品牌傳遞溫度。
疫情期間,大眾消費被迫摁下了暫停鍵,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擺在了全國人民面前。燕之屋作為燕窩專家與領導品牌,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了應盡的社會責任。
疫情爆發之初,燕之屋是動得最快的那一批。
1月26日,武漢封城第三天,燕之屋就第一時間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捐款 100 萬元,用于新冠肺炎的防治和醫療工作。企業員工自發募款,之后為再向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再捐 100萬元,這次的方向更加精準——定向助力新冠肺炎疫情的科研攻關。
后疫情時期,燕之屋關注到醫護人員因為長期佩戴口罩手套工作,頻繁地為手部進行消毒清洗,導致面部和手部皮膚受到傷害。為了致敬“疫”線英雄,燕之屋準備了價值500元的“燕窩面膜+燕窩滋養護手霜”的禮包,3.8當天,就有超過1100名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到店領取了護手霜和面膜,這份關愛和呵護,還將持續整個 3 月。
不僅如此,疫情形勢漸趨緊張的階段,燕之屋境外員工積極奔走,采購了數萬個口罩贈送給客戶。雖然在特殊時期,品牌無法向平日一樣頻繁觸達用戶,卻透過社會責任感的體現,讓品牌與顧客之間建立了更牢固的關系,讓燕之屋的品牌溫度成功傳遞到大眾心智。
2、不妥協的質量把控,讓產品價值得到認可。
疫情面前,人們對任何品牌的信任度都在急劇降低。平日里不拘小節的店鋪不敢去了,即便點個外賣也更傾向選擇品牌形象良好、內部管理嚴苛的連鎖餐飲。
這些品牌信任度是如何建立起來的?答案是品牌接觸點。
用戶面對品牌信息的情景,就會產生品牌接觸點,透過品牌接觸點的管理向用戶輸出統一、優質的品牌印象,才能凝聚成深入人心的品牌力。大眾看重的不僅是疫情期間的品牌措施,平日里每一次品牌接觸更被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燕之屋拿下2019 年全國燕窩“進口量”、“年產量”兩個第一,原材料100%精選自東南亞金絲燕,100%海關檢驗檢疫合格進口。這意味著燕之屋所有的燕窩原料,只有符合了國家規定的審檢標準,并合格通過了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的各項嚴格指標檢測后,才能作為正規進口燕窩進入中國市場,否則將一律被退回或銷毀。
燕之屋通過BRC食品安全全球標準認證 獲得歐盟準入
這只是第一道大關,以燕之屋的拳頭產品碗燕為例,一共設有49 道專業工序,嚴守食品安全防線,光是在加工燉煮環節采用121攝氏度、1140秒的科學燉煮就頗為講究。深耕燕窩行業 22 年的燕之屋發現,這個溫度和燉煮時間下既可以有效地對保留燕窩營養成分,同時只有1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才能充分殺菌,保障消費者對滋補+衛生的雙重需求。
從一盞燕窩到一碗碗燕,燕之屋自上而下的高標準,被消費者看在眼里。而要進一步打造消費者信任的基石,還得提供自下而上的監督模式,燕之屋的做法是通過“一瓶一碼”向消費者提供CAIQ溯源方式,讓消費者可以查詢燕窩原料、產品信息、生產批次等信息。
同時,燕之屋早有意識打造自有透明化加工廠,從不假手他人代工,嚴把品控關口。從選材、用水、挑毛、燉煮各個環節,實行開放式管理與生產。甚至主動邀請各界媒體與消費者前往參觀,全年不間斷地進行工廠直播,接受全社會的品質檢驗。這無疑是在對外釋放高標準、高品質、敢于接受考驗的信號,給消費者打了一劑安心劑。
長城非一日建成,大眾對品牌的信任度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立,而是源于品牌接觸點的長期觀察和相處,才能累積品牌信任資產。消費者也許不會主動透露,但每一次的下單購買,就是在給自己認可的品牌投出寶貴的一票。
擁抱數字化零售渠道,與時代同頻共振
疫情期間,線下實體流量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不少餐飲商家更是開啟了“賣菜”模式,由于大眾無法出門,預制菜、自熱食品、方便食品成為新的消費熱潮。一股“宅經濟”的勢力迅速崛起。
早在十多年前,燕之屋的董事長黃健就發覺,由于燕窩的特性,需要消費者自己挑毛、燉煮,食用十分不便。于是,他有意識地為每個實體門店配一個加工廚房,除了燕窩銷售外,還為顧客提供“現點、現吃、現燉、現送”服務,開創“鮮燉燕窩”新模式,更形成了獨特的門店格局。
難得的是,黃健帶領的燕之屋并沒有就此止步,2012年,“開碗就能吃的好燕窩”碗燕創新上市,一時間引領了便捷、營養、安全食用燕窩的新風潮。在意識到數字化零售的重要性后,燕之屋又快速搭上了電商時代的列車。自2016-2019年,燕之屋連續四年蟬聯天貓雙十一滋補品類銷售第一,成為了線上領域當之無愧的滋補品引領品牌。
得益于線上線下全渠道布局,更好地滿足年輕人對日常便捷食用燕窩的場景,在實體消費失效的時期,燕之屋快速反應,在線下全面推行“無觸點”“碗燕到家”送貨服務,讓顧客在家也能輕松享用高品質燕窩,滿足日常滋補需求。同時積極運用線上直播、抖音種草等喜聞樂見的互動形式,與消費者“零距離”對話,成為時刻在顧客身邊的健康小幫手。
作為燕窩專家與領導品牌,燕之屋22 年專注高品質燕窩,積極擁抱數字化零售渠道。正是這種時刻與時代同頻共振的遠見,讓它搭上了飛速前進的“宅經濟”快班車。
結語:
此次疫情,可以說是一場深刻的全民健康意識普及教育,可預見消費者會對健康意識大大提升,危機過后,“惜命”是人之常情,為了提高體質和免疫力會對食品安全、衛生消毒、科學滋補會更加重視,這將會大大刺激滋補品的消費需求。
同時,對企業和品牌來說疫情更是一次全方位的“健康檢查”。過分依賴線下實體流量的弊端暴露,痛定思痛的傳統行業革新認知,開始探索轉型之路;現金流干枯、沒有品牌化資產的企業徹夜難眠…
而燕之屋正是把握住顧客、產品、渠道 3 個抓手,讓品牌和產品在消費者心智中依然堅挺,加之品類需求增長趨勢帶動下,實現逆勢增長。
正如全球經典暢銷書《反脆弱》的作者在書中所說:反脆弱是“從沖擊中受益,當暴露在波動性、隨機性、混亂和壓力、風險和不確定時,他們反而能茁壯成長和壯大。”
大浪淘沙,只有具備“反脆弱性”的企業,能夠經受時代的考驗,經受大眾的考驗,在沖擊來臨時,仍能在混亂中成長、堅韌前行,燕之屋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