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食品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南叁伊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與7-Eleven便利店簽訂協議,并獲得其在河南省的特許經營權。
所謂經營,即叁伊便利可以在河南省范圍內開發和經營7-Eleven便利店的門店、使用7-Eleven提供的系統及經營資源等。同時,經允許,叁伊便利也可以在河南省通過加盟等方式進行再特許經營的開展(即開放加盟)。
對此,三全食品表示,公司在河南省開展7-Eleven便利店業務,是基于公司對便利店業態的長期看好。同時加快全國鮮食供應鏈的開拓,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
“三全的供應鏈很強,但是沒有與消費者直接對話。這次布局便利店可以以快的時間得到消費者的反饋,快地改進產品。鮮食是未來的趨勢,三全已經打通食品全溫區,鮮食成為三全快速成長的板塊。”三全食品總裁陳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7-Eleven簽約儀式代表方
據介紹,三全將在2020年上半年正式啟動便利店落地,門店布局將以鄭州為主。然而,三全方面未透露首期門店的數量。
事實上,三全食品與7-ELeven達成合作早有“征兆”。
天眼查顯示,叁伊便利是三全食品今年11月新成立的子公司,法人代表為楊志。楊志同時也是三全鮮食的首席運營官、食本鮮(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法人。
早在2016年,三全食品便開始向供應鏈方面轉型——向各大知名便利店供應定制化個性化鮮食產品。
自2017年,三全食品已經成為7-ELeven、全家、便利蜂等多家便利店的供應商。目前,三全已經有蘇州太倉、天津武清兩個廠家在生產鮮食。
困局
盡管已經做到了速凍行業的“老大”,但三全食品仍然面臨著速凍業務疲軟的態勢。
數據顯示,2012-2017年,三全食品的營收從26.81億元逐步攀升至52.56億元。但同時,其凈利潤卻從1.40億元下滑至7200萬元,2015年甚至跌至3480萬元。
“營業收入的增加伴隨著總成本的抬升,乃至于沒有給公司留下太多盈利空間。” 一業內人士指出。
三全食品也通過加強直營管控,在一線城市及省會通過設立分、子公司完成銷售;以及三全引導經銷商進行二三線城市渠道下沉的種種改革措施并優化主營業務。
可在速凍行業消費整體表現疲軟的當下,弊端難掩。
可在速凍行業消費整體表現疲軟的當下,弊端難掩。
一經銷商提到,“廠家直營KA渠道,活動價位低于區域代理商的價位,對代理商造成的沖擊不言而喻。同時,在消費者的認知中,超市總有搞活動的時候,不搞活動不買,久而久之,超市便難以引發更大的增量了。”
至于渠道下沉,不可避免的,要伴隨著人員和推廣成本的激增。更何況,今年年初來勢洶洶的非洲豬瘟“風波”給國內速凍行業帶來了一次意料之外的“打擊”。
在速凍食品的主業增速放緩之際,便利店、餐飲、團餐成了三全食品的“新戰場”。
“比如,向麥當勞直供小茴香油條、向沃爾瑪直供紅糖饅頭、乃至于開辟中小餐飲連鎖店的生意……現在的市場與20年前不一樣了,即便是小餐飲連鎖店,做好了,收益也是很可觀的。”一觀察人士表示。
有經銷商提及,餐飲及零售連鎖渠道的多個品類在在售價上的操作空間較大流通渠道要好。比如,商超售賣的600g規格水餃通常在20-30元左右,而部分餐飲店里的水餃單只售價可達0.5-1元左右。
小餐飲連鎖店,做好了,收益也是很可觀的
統計局的數據佐證了這一觀點。數據顯示,2018年,餐飲渠道速凍面米的市場容量為340億元,是零售渠道的1.7倍,市場空間大。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餐飲業務銷售收入增速很快。
而三全食品也在這一輪增長中斬獲了一定的收益。年報顯示,三全食品2018年餐飲板塊收入同比增長了46%,利潤率翻了一番。
突圍
值得注意的是,三全便利店業務將獨立運營。
這意味著,未來,三全食品與7-Eleven在供應鏈領域的合作,主要是專用設備的投資,不會對固定資產投資和公司現金流產生大的影響。
“會重新招兵買馬。新團隊和母公司凍品的渠道、生產等會有一定的重疊,但沒有太大沖突,不影響三全專注主業的精力。”三全食品副總經理李鴻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食品企業與7-Eleven的合作也并非首例。
三全食品之前,7-Eleven已與泰國正大食品、臺灣統一集團、香港的牛奶公司有過合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每個品牌在提升零售經驗的同時,仍然保持了傳統主業的領先地位。”一觀察人士提及。
“相比國內其他連鎖便利店品牌而言,7-Eleven擁有先進的管理Know-how,包含:專業的培訓體系、多年發展運用的零售供應鏈系統及品類管理體系、領先的顧客分析POS系統、歷經多年,至今仍不斷升級完善再加上強大健全的配送系統,7-Eleeven在日本及臺灣已不是單純的零售便利店,它已融入社區及滿足大部分人的生活便利所需。” 營銷專家沈博元表示。
一定程度上,運營經驗豐富的7-Eleven可以幫助三全食品規避進入新行業的風險。
“此外,在供應鏈方面,鮮食與速凍食品有一定的重合及資源互補性。例如,便利店和生鮮超市的速食產品有冷藏、冷凍兩部分構成,餐飲店的預制半成品也涵蓋冷凍、冷藏兩部分。”一從業者提及,三全應該能夠駕馭。
倘若三全食品得以在拓展和開發短保、即食產品方面累計足夠的經驗,也有助于其未來復制便利店+團餐的渠道服務模式。
凡此種種,盡管三全食品跨界擁有諸多挑戰,但業內不乏看好之聲。這亦或成為三全食品新的“突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