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如今新鮮食品越來越受歡迎。近日,鮮食供應鏈服務商“叮叮鮮食”在北京798舉行A輪融資暨戰略發布會。叮叮鮮食此前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近億元。此輪投資人普洛斯隱山資本,頭頭是道投資基金、金沙江創投的代表皆出席此次發布會。未來,叮叮鮮食將打造鮮食生態圈!
叮叮鮮食洞悉新零售背后的供應鏈升級機會,從鮮食品類切入,致力于為各大零售商提供優質鮮食供應及綜合供應鏈服務。其通過自主研發的VCMS價值鏈管理系統,重構鮮食產業生產、渠道、銷售三者的關系。通過信息及資源共享,借助信息化手段,發揮產業路由器的作用,打通供應鏈上中下游、從線上到線下的各環節,提升整體鮮食產業效率,打造鮮食生態圈。
1、巨大的鮮食消費空間
在發布會現場,叮叮鮮食創始人唐萬里認為,伴隨著人均GDP的提升與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顧客的時間成本以及產品口味要求變高,滿足“更新鮮”、“更即時”的鮮食品類的需求,將迅速增長。以便利店業態為例,在日本的便利店品類結構中,鮮食銷售占比超過40%。對比中國,現有比例僅為3%左右,未來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除去商品結構本身的結構性差異,根據《2018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數據,截止2017年,中國連鎖便利店開店數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連鎖便利店達到10.6萬家,整體市場規模約1900億,行業增速23%。在連鎖便利店以外,中國還有超過600萬夫妻老婆店的現有存量,也具有巨大的鮮食消費空間。然而現有的供應鏈體系卻不能很好地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存在明顯痛點。
在傳統的食品流通領域,生產、渠道、銷售三大環節獨立運行。零售終端缺乏對銷售數據的統計、分析和判斷的意識與能力,導致消費者的需求無法被獲取;生產端則依賴自身經驗進行生產與供貨,從而產生產品庫存不足與過剩的情況。目前新興零售商已經在逐步提升對于銷售數據的獲取與使用,但卻難以直接跟生產商對接,開發出顧客所需的商品。
2、做鮮食產業的路由器
唐萬里把叮叮鮮食定位于鮮食產業的路由器,依托于VCMS價值鏈管理系統,能夠連接三大環節:
(1)在信息流上,通過承接與消化零售商的數據改善效率;
(2)在商品流上,以數據為基礎,研發符合當下需求的差異化鮮食商品,并引入日本生產工藝指導,賦能工廠,最終讓工廠生產出“對”的商品,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的變化;
(3)在物流方面,借助第三方冷鏈物流(每日優鮮極速達),可以進行三溫度帶集中配送。前晚上8點前下單,第二天早上9點前即可配送到店。
在主題為“鮮食的發展與便利店的未來”的圓桌論壇,叮叮鮮食CPO肖崢分享到:民族品牌便利店日均營業額6000-8000左右,相比日系便利店日均10000-12000,仍有不少差距。其中差距的核心,在于主要由鮮食品類構成的綜合供應鏈能力。然而建立鮮食供應鏈屬于重資產投入,門檻較高。對于大多數便利店來說,借力第三方供應鏈是一個更可行的選擇。
3、未來目標:
每家便利店背后都有叮叮鮮食
據獲悉,自2018年1月上線以來,叮叮鮮食深耕北京,在生產端與近100家鮮食工廠合作,為商戶提供11大品類、超過300個SKU的鮮食商品;在渠道端已拓展接近10,000家夫妻老婆便利店的合作商戶,并與多家連鎖便利店形成深度合作關系。除北京以外,目前也已開始在華中地區布局業務。
叮叮鮮食由“回家吃飯APP”孵化,天使輪獲三生創投的投資,同時在每日優鮮的生態賦能合作下共同打造鮮食供應鏈。公司核心團隊為原回家吃飯的核心團隊,具有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互聯網背景。同時引入日本鮮食專家團隊,具備豐富的鮮食研發經驗以及鮮食供應鏈綜合服務能力。
唐萬里透露,叮叮鮮食希望能夠培養100位鮮食產業領軍人才,賦能100個智能鮮食工廠,打造出100款國民美食,服務未來10萬個便利店。“未來5-10年,每個社區都將會有1個便利店。我們的目標是,每家便利店背后都有叮叮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