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端產品異軍突起;嬰幼兒配方奶粉高端化趨勢和進口偏好明顯,這個勢頭仍將持續。同時,伴隨著國內老齡化加劇、消費者更關注生活品質,健康飲品將成為未來主旋律之一。那么2016年食品行業發展又有哪些大趨勢呢?
【趨勢一】
“新常態”下食品業、農業需求增長預期放緩,未來發展轉向“價值驅動”.
隨著中國經濟由外需向內需驅動的轉換,經濟增長質量和可持續性也將得到提升。即由過去的“數量驅動”,逐漸轉化為“價值驅動”,由“吃得多”向“吃得好”轉換。
從整個行業來看,發展增速和盈利水平將出現回落。以中國A股市場食品飲料行業73家上市公司為例,分析三年多來食品企業經營數據的變化,發現食品行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增長都呈現出回落態勢。具體表現為:銷售收入、凈利潤增速雙雙放緩;盈利能力持續下降,毛利率、凈利潤率和ROE指標下降,整體費用率上升;存貨占收入比例上升,現金流質量下降。
受益于中國人口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食品和農業的下屬子行業將出現結構的變化。
【趨勢二】
食品消費不斷升級并逐步走向成熟,食品消費呈現明顯分化。
一是食品消費品類出現分化。隨著食品消費市場逐步走向成熟,一般性、溫飽性的支出比例在逐漸減少,與健康相關或提高消費者生活質量的高端產品,每年平均的價格增幅超過2.5%的通脹率。而大眾消費產品,如碳酸飲料等,價格增幅明顯低于通脹率,部分甚至出現負增長。從消費行為來看,在相同品類中,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選擇購買高端單品,即售價高出同品類平均價格20%的單品。
二是食品消費渠道出現分化。近30年間,在食品零售環節,新型渠道的持續擴張,形成對傳統渠道份額的不斷蠶食。目前,傳統雜貨店和大賣場的銷售增長普遍放緩;相比之下,超市、小型超市和便利店的情況較好,漲幅則高達9%.而電子商務的崛起,更是對商超構成巨大壓力。
三是食品消費區域的分化。中國的一線城市依然是快速消費品的重要陣地,但已經不是增長最快的地方。比如食品飲料企業,正在重新布局市場營銷和銷售資源,向中小城市發展。另外,從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食品消費對比情況來看,農村居民食品消費的增長潛力巨大。
【趨勢三】
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食品產業“走出去”進程加快。
鑒于資源的有限性,中國政府歷來強調“谷物基本自給、口糧安全”.具體來說,對主要口糧,即小麥和水稻,將堅持并完善保護價收購政策,以保護農戶利益和其種糧積極性。對于其它農產品,政府將在不同程度上減少干預,更加注重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在確保國內生產的基礎上,適度進口,從而有效保障食品糧食安全。中國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世界資源互補的,中國政府鼓勵一批有實力有全球戰略的企業“走出去”,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部分企業已經通過直接投資和供應鏈合作等方式參與到全球的供應鏈。
【趨勢四】
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視,政府加快推動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研究表明,三聚氰胺事件使得消費者的偏好發生改變,迫使乳品企業在投資、生產和市場營銷以及與消費者溝通時,更關注整個供應鏈。近年來,許多中國的乳制品生產企業通過努力升級奶源質量,在營銷產品時強調乳牛生長的自然環境以及在飼養和加工階段嚴格遵守的標準。過去幾年里,國產高端牛奶產品銷量的增長顯而易見。目前高端產品占了液態奶市場將近1/4的份額,而消費者基本上把高端乳制品看作是更安全更營養的代名詞。
同時,為了保障上游原材料供應的安全,下游企業開始嘗試掌控上游資源。
在政府監管層面,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力度,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實施,對食品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預計2015--2020年左右,將是我國肉菜類食品溯源建設的加速推廣期。
【趨勢五】
中國食品產業的全球化程度已很高,國內外市場的相互影響在加強。
由于中國和全球的供應日趨緊密,國內外的供給、需求以及庫存的波動性變化,相互影響在加強。一方面,中國從海外進口更多的農產品和食品,已經成為很多農業和企業的關鍵市場。
另一方面,也意識到大幅度增加國內供給的潛力有限,而消費需求卻在城鎮化、消費升級等因素的推動下穩定增長。因此,面對預期擴大的供需缺口,更應該充分利用國外市場和資源,從而有效保障糧食安全。
這樣一來,中國需求的變化、相關政策的調整,也會對全球市場造成顯著影響。大豆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中國的進口大豆占全球大豆貿易量超過60%.正是受中國需求增長的驅動,近年來美國和南美的大豆種植面積保持增長。同時,主產國大豆的豐歉,也將以價格形式,迅速傳導到國內市場。(食品飲料新趨勢關注微信:sdcxkxp518)
【趨勢六】
電子商務正在重構中國食品產業鏈。
相比傳統零售渠道,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交易額正逐年快速增長。而中國食品電子商務正逐漸發展成為整個電商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分析,中國消費者消費習慣由線下到線上的轉移使得2014年線上食品與飲料的銷售額增至667億元,同比增長49%.
在中國,線上平臺已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分銷渠道。
在電商平臺銷售的食品中,進口食品和生鮮食品,增長潛力尤其巨大。目前,生鮮食品只占線上平臺總銷售量約1%.但是在過去的三年,生鮮食品已成為很多線上零售商的主要業務,銷售量也隨之飛速增長。
此外,進口食品銷量占據中國線上食品銷售量的13%.而國外的高端進口食品企業,也對中國市場日益重視,紛紛通過第三方平臺加大促銷力度。(關注微信:sdcxkxp518)
目前,“千禧一代”,即出生于1980年至2000年的年輕人群,占到中國總人口約30%.他們對食物品質和健康的要求更高,已經成為電商消費的主力群體。
【趨勢七】
中國食品業、農業正面臨轉型的壓力,需積極創新推動商業模式升級。
由于產品同質化、企業競爭不斷加劇以及經營成本的不斷抬升,中國食品和農業產業正在遭受“成本地板上升”和“價格天花板下降”的雙重擠壓,行業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以食品加工的大宗原料為例,我國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籽、甘蔗的國內價格已大大高于國際價格。
“中國制造”已經喪失低原料價格、低勞動力成本的競爭優勢,倒逼中國食品產業必須直面30年來最艱難的轉型期。即擺脫以依靠“同質化、價格戰”為主的終端競爭,需要積極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依靠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重構企業商業模式,轉向“整合優化產業鏈”的價值競爭。
【趨勢八】
中國食品業、農業進入了加速整合的發展階段,各個細分領域都將面臨新變化,行業領先者將處于更加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