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餐飲生意慘淡,很多餐飲企業正謀求轉型,不少商家遭遇11月生意冷清沖擊,幾近虧本。“11月是餐飲業的‘黑11月’,估計不少大品牌都要開始‘蝕錢’了。”有業內人士認為,即將來到的一系列節日將令餐飲行業迎來“紅12月”,但也有行家認為未來兩個月行業仍不容樂觀,節日和春節的效應難以撐起一個月的業務量。
數據:餐飲發展增速回落
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餐飲收入3034億元,同比增長11.5%。環比來看,11月餐飲市場發展增速大幅回落,餐飲收入增速環比下跌0.9個百分點。
業內某知名公眾號的一項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全國180家餐飲企業中,11月營業額普降10%,降幅的達到40%,其中中餐的正餐受影響明顯,而快餐波動幅度不大。
“業內已有共識。”一個廣州餐飲界的人士告訴記者,11月幾乎所有的餐飲企業的營業額都受到沖擊。
廣州市食尚國味集團董事長尹江波分析,房地產行業的長期擴張令不少大型商業地產尋找不到好的招商項目,只能靠餐飲來拉動,然而整體經濟的影響導致人均消費預算持續下滑,而餐飲店鋪依然保持繼續增長的態勢,任何一家企業都逃避不了這種供需不平衡帶來的沖擊。
真功夫副總裁陳敏在近日的年度報告中表示,餐飲百強企業運營壓力持續加大,成本費用繼續攀升,其中房租費用的成本增長最為明顯,其次是人員培訓費用和研發投入費用。另一方面,今年10月實施史上最嚴厲的食品安全法規,越大的食品企業,肩負更多的責任,付出更多的成本。
面臨成本壓力,有的餐飲企業采取減員、節省成本的做法,尹江波認為并不合適:“這將直接造成出品品質、服務質量的下降,更加形成惡性循環。”
應對:企業調整策略或轉型
廣州酒家副總經理趙利平告訴記者,盡管利潤有所壓縮,但11月廣州酒家的營業額還是出現不降反增的現象,原因是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整,“一個是主營業務從高端調整到中端,提高性價比,一個是采用區域菜單,研發有‘個性’的菜單。”
尹江波目前的策略是調整產品線:“之前產品線很長,多達200道菜,現在會縮減一下數量。”另外,他發現雖然人均消費預算降低,但依然存在一定的消費力,而且集中在特色食品上。
在陳敏看來,餐飲行業競爭白熱化,而互聯網金融崛起,對餐飲行業對于融資渠道是一個好的消息。
有業內人士認為,12月下旬開始,各種節日陸續有來,將令行業下滑情況有所減緩,甚至出現“紅12月”。但也有行家認為明年行情或許會更難。尹江波認為,未來兩三個月的餐飲行情有可能稍微回暖,但難以逆轉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