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深圳市食藥監局公布了全市第第十三期餐飲、流通及生產環節的食品抽檢情況。根據數據顯示,在抽檢的2706批次食品類相關產品當中,其中不合格的產品為35批次,不合格率為1.3%。
本次抽檢,覆蓋了肉類、水產品、調味品、蔬菜制品,肉與肉制品、食用油、大米、乳與乳制品、面及面制品、調味品、飲用水及飲料等應節和其他重點食品,并在全面抽檢的基礎上重點對商場超市、農批農貿市場、食品批發單位、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中央廚房、連鎖餐飲、集中用餐配送、工廠食堂等食品供應主渠道進行抽檢。
本次抽檢,檢驗項目合計達33098項次(約12.2項/批次),共發現不合格項目43項次,不合格項目發現率為0.13%,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項目主要為食品添加劑、微生物、理化指標、食品污染物、重金屬。
本次抽檢主要發現以下問題:一是部分種類產品添加劑超標,說明有的生產企業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或原料本身存在問題;二是部分種類產品微生物指標超標,說明有的生產經營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衛生條件控制不嚴、貯存不當等問題;三是個別產品理化指標不合格,說明產品生產經營過程可能存在原料把關不嚴、過程監控不足、貯存條件不當等問題;四是個別產品檢出重金屬不合格,其主要為土壤及環境污染所致;五是個別酒類檢出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其主要由于塑料包裝遷移所致。
對本次抽檢不合格的產品,該局已采取行政控制措施,防止不合格產品進一步流入市場,涉及非食用物質的產品已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并監督經營單位依法做好索證索票工作,對外地流入的不合格產品,該局已通報并提請當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加強源頭監管。
消費者如要進一步了解全市食品抽檢情況,可以登錄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查詢或關注“食安深圳”官方微信及“深圳食品藥品監管”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