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現在一歲了,打算給寶寶斷奶,但是怕斷奶后寶寶缺鈣,所以想給寶寶吃點奶片或者鈣片來補鈣,不知道這種做法可行嗎?
國家高級營養保健師蘆會莉:幼兒在斷奶之后,必須要注意補充足夠的鈣,而不少父母會認為孩子從飲食中就能獲取足夠的鈣,但是,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孩子,從食物中獲取的鈣是遠遠不夠的,孩子一旦缺鈣,就會影響到骨骼、牙齒等的發育。所以,這位媽媽有這種補鈣意識是非常好的。
但是,奶片、鈣片中的鈣是固化的鈣,難以吸收,尤其對于一歲左右的寶寶消化系統還不夠完善,對這類鈣的吸收率就更低了。所以建議您每天給寶寶喝500ml的牛奶(大約含600mg的鈣),因為牛奶中的天然乳鈣吸收率比較高。此外,還需要選擇一些含離子鈣的補鈣產品,每天額外為寶寶再補充400mg左右的鈣。
寶寶吃什么牙齒更強健?
多吃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人的牙齒、牙槽骨及頜骨的主要成份都是鈣和磷,足夠的鈣磷是形成牙齒的基礎。鈣的最佳來源是乳類及乳制品,乳類及乳制品中不但鈣含量豐富,而且吸收率高,是寶寶最理想的補鈣食品。在粗糧、黃豆、海帶、黑木耳等食物中也含有較多的鈣、磷、鐵和氟,有助于寶寶牙齒的鈣化。要注意多讓寶寶攝入此類食品,特別是多喝牛奶。
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有著重要的作用。蛋白質的來源極為豐富,有動物性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肉類,也有植物性蛋白質如谷類、豆類、干果類。經常攝入這兩類蛋白質,可促進牙齒的正常發育。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要控制含糖食物的攝入。
多吃糖會生蛀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實踐也證明,吃糖量和蛀牙的發生率成正比。因此,家長要讓寶寶做到:餐前不吃糖,以免降低食欲,影響正餐時營養物質的攝入;睡前不吃糖,以免殘留糖液侵蝕牙齒;減少吃糖次數,少喝或不喝含糖較高的飲料;少吃餅干、蛋糕、面包之類的粘性甜食;吃糖或食用含糖食品后要及時刷牙嗽口。
適當吃一些脆硬食物。
鍛煉寶寶牙齒的咀嚼能力,可以使寶寶牙齒長得更結實、更整齊,為恒齒的萌出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