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前后,許多商場的食品專區搞起了促銷活動,兒童果汁、兒童餅干、兒童醬油……一些專為兒童推出的食品受到孩子和家長的歡迎。在我國,除3周歲以下嬰幼兒必需食品外,尚無有關“兒童食品”的概念和相關食品標準。即使明確標注“兒童”字樣或印有兒童頭像(卡通)的食品,也只能按普通食品標準進行管理。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在產品外包裝或說明中全成分標注配料表,明確標注食品營養成分和能量值等情況。如果生產的食品主要針對兒童,建議通過標簽說明如實反映食品狀況,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使用情況、營養成分表、能量值、致敏物質提醒,按每公斤體重標注每天推薦食用限量。——中國消費者協會
兒童食品的標準尚屬空白,但家長應該做好孩子的把關人。家長在為孩子選購食品時,不能僅僅依賴標準。畢竟,標準只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現在各國都遵循的強制性標準,是對生產經營企業和上市產品的要求。家長們應該以預防為原則,用科學的知識來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
——北京兒童醫院專家崔冬冬
并非標注了兒童食品一定比普通食品好。現實情況是,目前市面上種類繁多的兒童專用食品,大部分只是商家宣傳的噱頭。有些食品說的是高鈣,但實際上鈣含量并沒有那么高。還有一些兒童食品,根本沒有加入適合兒童生長發育的營養成分。更為嚴重的是這些食品中有部分還含有香精、香料、色素和甜味劑等吸引兒童口味的添加劑,屬于高糖、高熱、高鈉的“三高”食品,長期食用可能造成有害物質在兒童體內產生積累效應,給兒童健康帶來危害。
——四川省食品生產安全協會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