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會游泳的好心人不畏嚴寒堅決往水中跳,不會游泳的駐守在岸邊,伸出手將落水乘客拉上岸,幫不上忙的在一旁悉心安慰落水者,這一幕感人的畫面出現在2011年12月29日的蘇州獨墅湖地區一條河道岸邊,當時一輛載著乘客的公交車不幸墜河,不少市民看到后自發參與到了救援行動中來,其中就有穿著藍色工作服的洞庭山送水師傅趙永奇。
當時趙永奇正在送水的途中,當他經過事發地點之后,沒多想就參與到施救隊伍中來,不會游泳,就駐守岸邊,力氣大,就幫助拉游泳圈上的救生索,只要自己能使上力,只要車里的乘客都能安全上岸,只要沒人受傷,自己做的那點事,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抱著這種善良真誠的心態,趙永奇師傅跟在場所有參與救援的好心市民一樣,當7名落水者都安全上岸后,就默默地離開了現場。
事發后,蘇州各大媒體通過各個途徑找尋這些無名英雄,以表彰他們見義勇為的英勇事跡,當電視臺記者在翰林院專賣店采訪趙永奇時,他憨厚地說:“你別看我送水,我也有愛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淳樸與善良。擁有美好的品質,就能閃現耀眼光芒,還記得去年的一個大雨天,也是洞庭山的一位叫梅存觀的送水師傅,在送水給一家企業用戶時,在得知公司貨物太多,而現場只有兩位年輕女士的情況下,主動幫助客戶,避免了貨物被雨淋。
也許,我每天的工作是敲打電腦鍵盤,也許你是在手握方向盤,也許他是搬送一桶桶的水,在別人困難甚至危難的時刻,我們都應該伸出我們的手,去盡力幫助他人,這種精神不僅體現在洞庭山企業的送水師傅身上,也體現在企業精神文化層面:07年捐資100萬設立百萬教育基金幫助貧困學生;08年在“我為城墻捐塊磚”活動中捐贈10萬元作為蘇州古城墻保護修復專項資金;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將用于企業10周慶的資金全數捐贈給災區;10年3月西南干旱,捐助旱區現金9萬元,飲用水10噸……因為做水,更因這水是上天賦予的天然好水,洞庭山自然也就擁有了“上善若水”的大愛品質,相信在洞庭山企業文化的感召下,會涌現出更多的像趙永奇一樣的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