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衛視記者臥底兩月發現,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國際知名快餐的肉類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通過過期食品回鍋重做、更改保質期標印等手段,大量加工過期劣質肉類,再將生產出來的雞塊、牛排、漢堡肉等銷售給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
據說,事件曝光后,監管部門已連夜查封了福喜公司,要求上海所有肯德基、麥當勞問題產品全部下架。在筆者看來,監管部門應將該起食品安全事故作為標志性案例處理。因為,福喜不是小作坊,是一家美國獨資企業,隸屬于世界上的肉類及蔬菜加工集團,越是知名,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越大。何況,福喜在中國已向麥當勞供貨22年。
處罰福喜,亦不能放過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餐飲企業是守護公眾餐安全重要一環,規范程序,把緊進貨渠道,是每家餐飲企業必盡的職責與義務。從福喜長期使用變質肉來看,要么表明洋快餐與供應商是一伙的;要么證明洋快餐本身對進貨渠道把關不嚴,才讓供貨商有機可乘。
據報道,麥當勞在全球與供應商都是握手關系,不簽訂合同,質量和誠信是雙方相互依存的契約,一旦供應商質量不能達標,合作要解除。福喜在中國已向麥當勞供貨22年,可見其合作關系之深厚。這也解釋了麥當勞近年食品問題不斷、深陷信任危機的緣由---可能與洋供貨商沆瀣一氣,同賺昧心錢。
最值得反思的是,為何曝光福喜的,仍是記者?為何同一家公司,在本國遵紀守法,到中國胡作非為?為何過期雞肉原料被優先安排在中國使用?看來,沒有強力的監督機構,再好的豆腐也會變臭。確實,監管有作為,商家才會有擔當。
頗為諷刺的是,在今年,福喜公司還被上海嘉定區評為嘉定新城(馬路鎮)食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A級).食品安全先進單位竟然制造出有害食品,可見,在福喜的變質過期肉事件上,監管部門也是一個利益啃噬者。食品安全先進單位是如何評上的?背后的貓膩需要查清,其中的失責失察者也需要處理。這種制度性的失守,傷害的并不僅僅只是消費者的權益,還有政府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