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難耐,雪糕是很多年家庭冰箱里的必備品和外出時喜歡購買的消暑神器。每年的這個時候,正是雪糕一年中銷售最旺的時候。但說起雪糕,這個不起眼的小零食近些年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從的一毛錢一根的糖水冰,再到五毛錢的小布丁,一直到最近幾年動輒六七元的進口 冰淇淋,身價可謂今非昔比,往年常見的一元雪糕已難覓蹤影。
雪糕的口感越來越好,添加的食品添加劑也越來越多,這也成為消費者在挑選雪糕時的參考 因素之一。此前曾有媒體指出某品牌雪糕中,食品添加劑含量多達14種,由此引出吃雪糕還是 吃食品添加劑的爭論。根據食品營養專家的說法,冷飲里的添加劑動輒得咎,但其實只要嚴格 按照規定使用添加,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當購買雪糕、冰淇淋之前,看一看它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由于雪糕的 添加成分和加工工藝等因素,并無統一的標準對雪糕保質期進行規范,主要依靠企業自定。 市面上,陳年雪糕也時有出現,而超過或臨近產品保質期的雪糕,受到微生物感染變質的可 能性往往較大。
雖然業內通行的行業標準對冷飲運輸、銷售都有相應的要求,如規定運輸車輛應符合衛生 要求,短途運輸可使用冷藏車或有保溫設施的車輛,長途運輸應使用具有制冷功能的運輸車, 但對于何為長途、何為短途亦未清晰界定,從廠家冷庫到銷售終端的運輸銷售環節沒有 強制性的細化標準,這也帶來了一些安全風險。消費者若是遇到商店銷售身材變形的雪糕, 不要選購。
通常,雪糕的乳脂肪含量為12%左右,高品質的雪糕脂肪含量會更高,其所含脂肪主要來自于奶油和雞蛋,這些蛋黃脂肪和乳脂肪可能會帶來部分膽固醇和部分飽和脂肪。這些成分,意味 著雪糕雖冰,但熱量很高。因此偶爾來一支雪糕尚可,但不能長期大量地食用。而對于老干媽配 雪糕這樣的重口味新吃法,也易導致胃部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