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限制“三公消費”的禁令下發,作為中秋節必送的禮品月餅,逐漸走出高端高價化,成為大眾消費品。今年最早的一批月餅將在本月中旬開爐烘焙,在昨天由上海市糖制食品協會召開的“上海月餅節”工作會議上,眾多月餅生產企業表示,今年會進一步精簡月餅包裝,并保持產品價格不上漲。
今年中秋節是9月8日,與國慶節間隔較長,因國慶節期間市民走親訪友送月餅的可能性較少,屬于業內所稱的“小年”.“八項規定”執行不怠也讓市場上很少再出現“公款團購月餅”、“公款購買高價月餅”的現象。種種原因使得月餅生產廠商重新衡量生產計劃。據市糖制食品協會測算,預計今年全市月餅產量大約2.2萬噸、產值20億元,均比去年小幅下滑。此外,惜售等饑渴營銷手段也不會出現在今年的月餅市場。隨著爐月餅將在7月中旬上市,市場從7月中下旬起會迎來“月餅大戰”,眾多企業都希望在9月初盡快完成今年的生產計劃,減少庫存取得銷量。據悉,月餅生產企業普遍將節后庫存量設定在1%以下。
在月餅售價上,“漲價”與絕大多數品種無緣。據悉,影響月餅價格的三大要素分別是原料費、人工費、水電煤費。目前,水電煤費與去年基本持平;主要原料中的赤豆、蓮子、杏仁、花生仁、麻仁和瓜子仁都明顯上漲;油、食糖、豬肉、奶粉等供應價同比下降。讓企業覺得壓力的是,上海工資已從1620元調整到1820元,這使得月餅生產人工費漲幅明顯。不過,為推動“小年”銷售,大部分企業都表示今年月餅不會漲價;尤其是近年來頗受市場歡迎的鮮肉月餅,價格將與去年持平。
作為占據市場主要份額的廣式月餅,則預計通過“瘦身”來減少成本、實現價格平穩。據悉,目前上海市場上過度包裝的月餅已經寥寥無幾,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月餅“瘦身”不僅有利于企業控制成本,也有利于消費者選購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更有利于資源節約,可謂一舉多得。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是遇上行業小年,但是不同品種的月餅還是會一定的銷售差距的,鮮肉、冰皮、凈素月餅等特色產品銷量依舊能夠穩中有升。市糖制食品協會負責人馮富生指出,“月餅生意難做”并非今年的新現象,開發有特點的月餅成為整個行業的必然趨勢。從消費需求看,有新意、有營養、講究健康和環保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