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市場需求猛增,不少食品企業加碼進口食品業務,但由于運輸路途長、中外標準不一等原因,進口食品除了給企業帶來高利潤外,也帶來了一定的市場風險。據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昨日公布的預警信息,中糧我買網有限公司進口的卡斯芝士洋蔥小麥餅干因違規使用化學物質罌粟籽而登上了4月不合格進境食品、化妝品黑榜。這已經不是主打“每件產品均經過資質審查”、“確保品質”的我買網次因進口食品質量問題被質監部門通報。
據披露,中糧我買網有限公司從荷蘭進口的卡斯芝士洋蔥小麥餅干因違規使用化學物質罌粟籽被退貨,重量共2500千克。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還表示,此次所列食品、化妝品的問題均是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目前,都已依法做退貨、銷毀或改做他用處理;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妝品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2005年8月,衛生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出《關于加強罌粟籽食品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罌粟籽僅允許用于榨取食用油脂,不得在市場上銷售或用于加工其他調味品。衛生部要求,嚴禁滅活罌粟籽和用滅活罌粟籽或罌粟籽油生產加工的其他食品、食品添加劑等產品在市場上流通。
對于此次事件,中糧我買網表示暫不回復相關問題。而中糧集團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這是日常檢測的結果,公司會按照相關規定對貨品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中糧我買網會和海外供貨公司簽訂協議,如果產品被檢出不合格,由供貨方承擔責任,所以此次進口產品上黑榜對中糧我買網影響不大。
值得關注的是,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3月公布的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中,也有中糧我買網的身影。信息顯示,中糧我買網伍吉因違規使用化學物質,840千克棒棒糖被銷毀。
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標榜“每件產品均經過資質審查、樣品審查、入庫全檢、出貨全檢流程,確保品質”的中糧我買網接連上進口食品不合格黑榜,很可能會對其品牌信譽造成一定沖擊。
易觀國際分析師卓賽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則指出,進口產品包括海淘的盛行,是消費者需求所致,且這一領域利潤值高,是未來電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上噍^于質量標準統一的品、百貨來說,進口食品領域特別容易出現不合格產品,因為我國部分食品標準與海外不同,有些標準甚至高于國際,再加上運輸過程中產品可能發生變質等。這要求電商一定要研究國內和國際的差別,進貨的過程中必須謹慎篩選。
另外,有消費者表示,昨日搜索中糧我買網發現,卡斯芝士洋蔥小麥餅干銷售頁面上顯示“該商品已售完,暫時無貨”。“卡斯芝士洋蔥小麥餅干的成分應該是不變的,那此前如果有消費者買到這款不合格產品,是否可以追究銷售方責任呢?”上述消費者質疑。
對此,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則認為,一般來說,只有消費者證明食用后健康受到損害,或者食品中添加了有毒有害物質,才能得到索賠。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顧問邱寶昌則稱,如果此前購買的產品,其配料表中列明或通過檢驗發現,食品中存在不合規成分,可以主張賠償,按照相關規定,消費者可以要求“退一賠十”。